【即時新聞】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CAM)執行委員會主席陳穎雄受訪時表示,澳門國際機場總體客量恢復至疫情前的80%,機場團隊正努力與航空公司溝通,希望恢復所有疫情前航點以及盡量增加航班,明年主要圍繞鞏固東南亞及東北亞航點。另外,他指,目前澳門國際機場暫時未有大型的遠程航線,但機場團隊努力組合一些聯乘航線,即透過樞紐到樞紐的聯乘航線,駁通全世界。
被問及機場客量的情況,陳穎雄表示,疫情完結至今已近兩年,整個旅遊業的旅行模式與以往有所不同,目前為止,澳門國際機場總體客量恢復至疫情前80%,其中國際客恢復53%,主要來自東北亞及東南亞。而機場現時有42個航點,航點與疫情前相比並沒有減少,但部分航空公司因商業考慮或飛機調配等而減少部分航點航班,而在旺季時才再增加有關航線航班;機場團隊正努力與航空公司溝通,希望恢復所有疫情前航點以及盡量增加航班,明年主要圍繞鞏固東南亞及東北亞航點。
至於遠程航線方面,陳穎雄表示,目前澳門國際機場暫時未有大型的遠程航線,但機場團隊努力組合一些聯乘航線,即透過樞紐到樞紐的聯乘航線,駁通全世界。他稱,澳門國際機場接近市區,居民選擇澳門國際機場出遊很方便,可透過澳門國際機場這一樞紐,到下一個樞紐轉乘其他遠程航線,相信會更節省時間;如澳門居民較常經澳門國際機場到台北、上海、北京等城市轉機前往北美,或者由澳門乘機到新加坡、泰國曼谷等東南亞國家後,再轉機到歐洲。
陳穎雄強調,樞紐到樞紐的聯乘航線是一個過渡性安排,希望令機場成為市民及旅客習慣使用的出行交通模式,而隨著澳門國際機場客量不斷增加,促使航空公司開設更多的航線,包括遠程航線。
澳門國際機場擴建填海工程動工,預計2030年完工。陳穎雄表示,填海工程隊機場日常營運是很大挑戰,預計於2026年至2027年期間,工程將推進至機場跑道周邊,為安全起見,部分涉及機場限高的工序需於晚間部分時段停航時間施工。目前機場最後一班降落為凌晨一時許,第一班起飛為早上七時許,故計劃在深夜沒有航班升降的時間關閉跑道,在兼顧工程、航空安全下,減少對機場營運的影響。強調有關停航安排不會全年實施,並會選擇對航班影響最少的時間,避開暑假及旅遊旺季,並將提前一年與航空公司協調,安排起降時刻、航班安排,冀盡量避開旅遊旺季。
陳穎雄表示,首期填海工程完成後,能旅客接待量將達1300萬人次,至於其他預留空間,會繼續按照機場業務、經濟發展繼續建上蓋設施,整個填海工程規劃完成後,年旅客接待能力將達1,500萬旅客人次。另外,中央安檢通道將於明年(2025年)開展優化,擴大相關區域及引入智慧安保設備,加快安檢流程,而填海工程完成後會規劃新的候機樓及安檢設施,優化機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