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澳門賽馬會本地馬賽事今午迎來最後一戰,原本安排於昨晚舉行的夜馬賽事,最後決定二合為一,安排於今午一共舉行14場賽事,在4月1日特區政府解除馬會專營合同前,讓馬迷懷緬澳門昔日全盛期的賽馬輝煌歲月。
中午開始有大批市民及遊客到馬場參在在馬場拍照留念。
據澳門賽馬會網站消息,今日跑日賽,中午12時30分開跑至傍晚7時共14場賽事,共分8草地6沙地賽,出馬總數約137匹。至於明日3月31日,賽馬會仍會安排馬來西亞及香港的賽事讓馬迷投注。
由於今年1月15日,特區政府與澳門賽馬會簽署解約協議 ,由2024年4月1日起解除馬會專營合同,且不再作新的賽馬批給公開競投,所有賽事將會在3月31日前完結。消息傳出後,引起遊客及市民關注,在最近幾次賽馬日中,已見到有澳門馬迷及遊客前來打卡拍照留念,有些馬迷更在馬圈前近距離向馬匹揮手道別。
再過兩天,擁有44年歷史的澳門賽馬活動將告別歷史舞台。位於氹仔的賽馬會前身是賽馬車會,1980年落成啟用,當時眾人標榜賽馬車運動為亞洲首創,但一直未受歡迎。1988年,台灣朕偉集團收購賽馬車場,改造為平地賽馬場,為當時台資在澳的最大投資。
不過,在1989年舉行過第一次平地賽事之後,集團很快就出現財困。兩年後,何鴻燊為首的財團收購澳門馬會繼續經營。但在2005年,香港民政事務局根據《博彩稅條例》,批准香港賽馬會在澳門接受香港賽馬的海外投注,但相關條例並不容許澳門賽馬公司在香港收受賭注,導致澳門賽馬會的發展產生很大的阻力。
2018年,馬會的專營合同曾獲特區政府續期續24年半,至2042年8月31日。當時賽馬會曾表示將投資增加非博彩元素,包括發展如騎術學校、遊樂場、酒店及商場等,適合一家大小、老少咸宜的設施和項目,希望令澳門更多元化發展。
據資料顯示,在多方因素影響下,賽馬會一直經營困難,2022年全年入場只有3.8萬人次,2023年更跌至2.9萬。本地賽事投注額方面,去年全年只有1.4億元。馬會連年累計虧損已超過25億元。馬會在去年年中向政府提出解除合同、結束賽馬業務的申請。
澳門的賽狗及賽馬博彩活動曾有過風光歲月,但在2018年7月21日,特區政府決定收回澳門逸園賽狗場,結束84年的賽狗歷史。隨着賽馬會最後一場賽事終結,澳門所有的動物賽跑博彩活動亦將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