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降新冠再現
3 個月前
3901

最近一段時間,新冠病毒流感化情況日益嚴重,不少市民和遊客都自覺地重新帶上口罩。香港防疫專家指現正處於新冠病毒高峰期,料將持續三至四個月;流行的變異病毒株以XDV及JN.1後代譜系為主,其免疫逃脫力較高,加上社區抗體和免疫力有下降趨勢,增加市民重複感染機會。故此,長者、幼童及長期病患等高危人士應盡快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香港衞生防護中心近日統計顯示,過去四星期共錄得八十一宗成人新冠嚴重個案、當中三十人死亡,另有五宗兒童嚴重個案,病毒監測數據亦創一年新高。澳門衛生局也提醒市民:近期鄰近地區新冠病毒活躍程度持續上升,並已達高峰水平;而本澳新冠病毒流行水平雖已從高峰回落,但仍處於較活躍狀態。居民應提高防範意識,尤其高風險群體(包括長者、嚴重慢性基礎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人士)應優先完成JN.1新冠疫苗接種,以降低感染風險。若不慎感染,應儘早就醫並遵醫囑使用抗病毒藥物,同時注重個人衛生。若出現發燒、咳嗽等呼吸道症狀,外出時務必佩戴口罩,避免傳播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雖已解除將新冠病毒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正式宣佈疫情結束;但並不意味著新冠病毒已經對人類無害,也不意味著要放棄所有的防控措施。去年中,廣東省新冠病毒感染發病每月約一萬八千例。呼吸疾病流行病預警專家指出,有關趨勢是新冠感染正常起峰,加上病毒毒力和傳染性減弱,市民不必緊張擔心。中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流感樣病例新冠病毒陽性率持續上升,主要流行株均為奧密克戎變異株,需堅持預警監測、疫苗接種等必要防控措施。世衛新冠病毒專家指出,變種病毒現時在全球範圍佔主導地位,變種病毒的成長優勢增加,並且顯示出免疫逃逸,意味即使已接種疫苗或曾經染疫,仍可能再次受感染。

目前國際上的基本認識是,在疫苗免疫的基礎上,再經歷自然感染,可使人們對病毒的免疫力得到溫和的加強,病毒對人類的危害大大減輕。隨著人群的感染背景的豐富,會形成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的共同構成的雜合免疫,最終使新冠軍病毒向著週期性、季節性的常見呼吸道傳染病方向發展,人類實現與病毒的適應性共存。對於這樣一個短潛伏期疾病,無論自然感染還是疫苗免疫所誘導的體液免疫都會隨時間衰退,而免疫記憶反應的動員速度趕不上病毒在人體建立感染、增值和排毒的速度,加上免疫逃逸,人群難以形成持久的群體免疫。針對早期毒株所生產的疫苗對奧密克戎感染的保護作用相對較小,之後可能需要進一步補打採用不同技術路線開發的含變異病毒的疫苗。不過可以明確的是,疫苗雖然對於阻止感染和阻止輕症的作用有限,但對於預防重症的作用非常可觀。

澳門衛生局指出,目前本澳流行的新冠病毒變異株為與JN.1相關的XDV變異株,與周邊地區基本一致,最新資料並未顯示XDV會較JN.1和XBB及其後代譜系引致更嚴重疾病,本澳使用的JN.1新冠疫苗仍然有效降低目前流行變異株引起的感染及發展成危重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