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局代局長許耀明昨日表示,現時訪澳旅行團數量雖未回復到二零一九年的水平,但呈慢慢上升的趨勢,當局稽查人員亦持續在關閘及各旅遊景點巡查,並透過與治安警合作和旅遊業界的舉報,合力打擊非法旅行團。許耀明稱,局方去年至今共查獲二十個非法旅行團,並已將相關資料通報內地相關部門調查和執行處罰。
非法旅行團問題並非今天才有,早在疫情前尤其是港珠澳大橋通車後,來自內地的非法旅行團大增,非法導遊活動以影響到本地導遊的生計。旅遊局先後處理多起涉嫌非法從事導遊職業的個案,對未持有澳門導遊工作證而進行導遊工作的人士提起實況筆錄。按照相關法規,在澳門非法從事導遊職業的違規者,可被科處二萬至三萬澳門元的罰款。今年是澳門回歸二十五周年及選舉產生新一屆特區政府的年份,近期頻頻發現有內地旅行團由內地領隊違規帶團,數目達到二十個之多。此舉嚴重影響本地旅行社和導遊的生計,影響本澳導遊接待的旅行團數量,也影響澳門旅遊業的聲譽,負面因素不容小覷。
旅遊業復常之後,許多疫情前旅遊業全盛時期的問題再度出現,引起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包括無牌導遊和非法旅行團。政府會跨部門合作持續加強打擊,旅遊局與勞工局及治安警開展聯合行動,不定時及不定點巡查。本澳法令規定,旅行團到澳門後須由本澳地接導遊負責帶團;在本澳擔任導遊的人士必須持有合法的牌照,即通過相關的培訓課程、在旅遊局登記及獲發工作證,並與旅行社有合同聯繫等。然而,內地非法導遊帶旅客入境澳門後,既無安排旅遊巴,更沒有講解澳門歷史文化,而是陪同遊客一齊坐賭場「發財巴」,甚至是普通巴士前往目的地。非法導遊與「團友」聲稱是自由行,活動也比過去更加隱蔽,難以界定是否有人從事非法導遊工作。對此,當局需與內地相關部門加強溝通,監察旅遊行業出團赴澳情況,堵塞容易衍生不法旅遊活動的漏洞。
疫情在去年初結束後,港澳遊恢復常態,赴澳門旅遊成為內地居民的喜愛選項。與此同時,無牌導遊、非法旅行團卻春風吹又生,並轉向集團式運作。過往曾發現有非法集團透過網絡或社交平台招攬生意,組織貪圖便宜的內地旅客帶水貨,把旅行團變成帶貨團。有些非法旅行團的旅客需要在澳門過夜,卻不會幫襯正規酒店,而選擇非法旅館。非法集團遠程操控非法旅館,執法部門人手有限,搜證力度不足,往往找不到經營者,法律規定的高額罰款也罰不到。非法旅館長期困擾居民,嚴重滋擾住戶的正常生活,帶來治安、衛生及消防等方面的問題,也影響了本澳作為休閒旅遊城市的形象。
中央政府今年向澳門旅遊業提供多項優惠政策,刺激旅遊經濟復甦;但有不法集團和人士趁機活動,衍生出新的非法旅行團花樣。希望執行部門切實完善法制,加強與內地旅遊管理部門溝通,完善法制及執法能力,調動各相關部門靈活執法,以免非法旅行團和非法導遊氾濫下去。